田旋花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【異名】拉拉菀、野牽牛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,車子蔓、曲節藤(《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》)。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田旋花的全草及花。【植物形態】田旋花多年生纏繞草本。葉互生,卵狀長圓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不到寬的2倍,先端微圓,基部近戟形或箭形,全緣或微波狀;1~2朵生于葉腋,花梗細長;苞片2,線形;花冠淡紅色,漏斗狀,有不明顯的裂片5。蒴果球形;ㄆ6~8月。生于田野及村邊草地。分布東北、西北等地。【采集】夏、秋采全草,鮮用。夏季花期采花,陰干。秋季采根,曬干。【化學成分】地下部分含咖啡酸。地上部分含槲皮素、山柰酚、咖啡酸。各部分均含β-甲基馬栗樹皮素。尚含樹脂和生物堿。【性味】《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》:"味微咸,性溫,有毒。"【功用主治】祛風止癢,止痛。【選方】①治神經性皮炎:鮮拉拉菀全草適量;70%酒精浸泡一晝夜,每天涂擦兩次。②治牙痛:鮮拉拉菀花三份,胡椒一份,共研末;靹,塞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緊,勿咽下。(功用主治以下出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③治風濕性關節炎:田旋花根三錢,水煎服。(《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》)